领导者的资质

稻盛和夫哲学认为,优秀的领导者是“以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”。

由于西方民主、自由概念的长期洗脑,似乎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公司,民主都是万能仙丹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号称民主典范的印度,其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,连基本人权都没做到。一条高速公路修10年,连征地还没有搞定。

事实上,民主带来更多的公平,独裁带来更高的效率。两者可以适当结合。

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,都以整体利益为驱动,而非拘泥于形式民主。红四军古田会议前,党代会开了三天没有讨论出结果,请回毛泽东,迅速解决了“军队为谁打仗,听谁指挥”的意识形态难题。

公司面对的市场瞬息万变,如果只追求一人一句话的形式民主,则往往坐失良机,且得不到有力的执行。当然,独裁并不意味着不听别人的意见,而是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,有担当且果断的执行。

一、具备使命感

有共同使命的是“团队”,而没有共同使命的是“群体”。
有共同使命,就像往一个方向发力的拔河队,力量非常集中。没有共同使命,则像广场上散步的人群,形不成合力。

历史上,因为没有使命感而失败的事情比比皆是。
例如:王莽新朝年间,民间起义军赤眉军,是当时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。其发展于山东莒县,壮大于兖州,豫州,人数最高峰时达到十余万人,远比刘秀的军队实力强大。然而赤眉军的领导人只为在乱世填饱肚子,一地的粮草吃完,则转而向下一个地方席卷。直到赤眉军杀到函谷关时,才在一个巫师的建议下,立刘盆子为帝。而进入关中,俘虏更始皇帝刘玄之后,政治纲领依然不明确,从而导致关中势力倾向刘秀。

观其败亡,在于流寇思想过重,只重眼前利益,没有长期纲领,缺乏使命感。缺乏使命感的队伍,往往如野火,一场胜仗,人员倍增;一场败仗,树倒猢狲散。正所谓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焉。

团队遇到挫折时,才能更好的体现“使命感”带来的凝聚力。公司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,效益好时,利益掩盖了很多矛盾。而效益不好时,没有使命感的公司,团队往往崩溃。

二、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

领导要向团队清晰明确地描述目标,稻盛和夫先生的态度。但是,仅仅是描述吗?
领导只向团队描述目标,那是单向的广播,团队成员听完一遍,抛之脑后,很难起到实际作用。
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描述,是指把自己内心清楚的目标,清晰的步骤完整的刻画到团队每一个成员。相当于把先生心中的目标和信念,1:1的复制刻画到成员心中。

有人说,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,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脑袋里,最最难的两件事。

我之前做教学,对这句话感触尤为深刻,当你把一个道理讲给别人听,对方可能从语言上逻辑上被你说的服服帖帖,但是谈话结束他仍然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思维去做事情。

正因为统一思想如果困难,所以稻盛和夫先生才会感到,每次向团队清晰描述目标后自己累的要虚脱一样,并把这个过程称为“能量转移”。

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,则会拥有一群狮子的战斗力。描述目标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,统一思想的过程就是把羊变成狮子的过程。只有思想统一,上下同欲,才能团队如一人,才能迸发强大的战斗力。

三、必须不断地挑战新事物

在讨论此话题前,我想讨论的“天道酬勤”,我认为天道并不酬勤。

如果天道酬勤,富士康流水线的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,早该成功发财了。
如果天道酬勤,我们村的农民起早贪黑,寒来暑往,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成就。
如果天道酬勤,凌晨4天起床打扫马路的清洁工,也应该走向人生高点。

但是没有,富士康的工人始终拿着微薄的工资,农民依然扣除口粮所剩无几。我经常思考,为什么他们如果勤劳、辛苦,却依然没什么进步?
后来我想明白了,也许他们并不“勤劳”。

富士康的工人每天手部做着重复的动作,他们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改变。一年之后,他们的手部依然作的重复的动作,没有进步。
村里的农民日复日年复年,同样的劳作方式、收割方式、经营模式,传承千年。除了把牛把成拖拉机,大粪换成化肥,几乎没有进步。

当你遇到流水线上的工人抱怨自己辛苦时,你对他说“去学一门手艺吧,电焊、水电、开叉车、挖掘机,甚至学学编程”,我敢保证99%的人会哼的一声走开,说“我学的会那玩意儿还去流水线干嘛?”。就算你苦口婆心说服他去学,他又会想“耽误几个月挣不到钱,还得花上万把块钱,再说学会了又能不能找到工作?”,最终还是流水线熟悉,又回到了流水线。

事实上,勤劳和懒惰,有时你都分不清楚谁是勤劳谁是懒惰。
每天14个小时的劳动,显然是勤劳;但你让他为命运做一点突破和改变,却像要了他的命,这似乎又很懒惰。

绝大部分的人“勤于重复,懒于变化”,不敢挑战新事物,只在自己的洞穴里重复一生。

我们必须戒除自己的惰性、痛斥自己的懦弱,勇敢的突破,再突破。不断挑战新的高度、新的困难、新的事物,才能享受“天道酬勤”。

四、必须获取集团所有人的信任和尊敬

明代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吕坤在其著作《呻吟语》中则说:“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,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,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。”

领导的资质首推深沉厚重。三国时期的刘备,青壮年时期堪称磊落豪雄。其人身无余财,专爱结交边境好汉,脾气又火爆,一言不合,鞭打督邮挂印而去。而其青壮年时期,东奔西走终无自己的一块地盘。刘备经过战火与失败的磨练,到期中年时期,变得深沉厚重,百折不挠,能忍人所不忍,即使髀肉复生,终不夺其志向。终于在50岁时获得机会,占据益州三分天下。

聪明才辩之人,自有其用处,但往往难当领导大任。如苏秦、张仪、郦食[yì]其[jī]、张松、贾诩、阚泽等,历史上只是充当说客。
聪明才辩的人,就像剃须刀片,固然锋利,然而砍不到大树。砍倒一棵大树,还是要靠很钝的斧头。

公正:不公正难以服众,一个口子开,百个口子来,最终导致堤坝崩溃。
勇气:领导没勇气没担当,底下人自然无法冲锋。
谦虚:不谦虚则固步自封,沉迷于旧成绩里出不来。
乐观开朗:领导的情绪影响团队的情绪,领导悲观则团队悲观。

五、抱有关爱之心

为什么有的领导批评人,受批者会抱怨甚至反驳领导?为什么有的领导批评下属,下属不仅不抱怨,反而更尊敬领导?
这和领导的出发点有关系。当领导批评下属时,是出于自己的私利(如虚荣心、个人利益、甚至迁怒),还是出于为公司利益,还是出于对员工的关爱成长。

出于公心,就事论事的批评,员工自然也就事论事,坦诚相等。出于对员工的关爱批评,那么人心都透亮,员工自然心存感激。

同时也要考虑批评的形式,批评时指出错误、推论后果、指导正确的方案,员工知道自己的误差,同时知道了自己该往哪个方向改进。自然心存感激,因为员工感受到的春风化雨的教导。

而批评时不是出于对员工的进步,而是自身情绪的宣泄,对员工的指责,对责任的推卸。这时领导自然不会就事论事,而是一种情绪货的语言攻击。这种情况下,自然不会获得员工的认可。

只有抱以关爱之心,把员工当自己的朋友、学生,甚至孩子,面对他们的错误充满关爱的促进他们去进步,才能获得员工的正向反馈。

===燕十八 2020/05/27===